栏目列表

栏目列表

记深圳中嘉职校学子“郴州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21 浏览量:

策马扬鞭恰少年,研学旅行正当时。11月1日-11月8日我校组织学生参与“初心之路”行走的思政课——郴州红色研学活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出校园,走近文化,触摸历史,在研学求知中成长。我校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图片

寻红色记忆 展青春本色

传承奋斗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尽展青春本色

图片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讲的是一位瑶族老人徐解秀与三名红军女战士的故事。1934年底,长征途中的3名女红军来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寄宿在徐解秀家里,临走的时候,见徐解秀家很苦,屋里只有一堆烂棉絮,就把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留给了徐解秀。后来,徐解秀说了这句话,向我们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专程去了一趟“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参观,他说,“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11月5日我校组织部分师生踏上了沙洲村这片革命旧址,红色老区,带领同学们亲身感受“半条被子”带来的温暖,做好红色教育,时刻牢记使命,让红色的基因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图片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朝阳的温柔呼唤下,我校学生于早上7点集合,共享一顿简单朴素的早餐。

图片
图片

     早餐过后,同学们兴奋地乘坐大巴车来到了红色圣地——汝城沙洲村。在教官的有序组织和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红色影院电影,并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及故事主人翁徐解秀的旧居等地。随着讲解员生动的介绍,一幅幅珍贵的历史遗物、一个个感人的党史故事、一座座老旧的革命旧址,仿佛让那段历史在此刻重现。学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党的艰难历程,“半条被子”的故事也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军民鱼水情。红歌唱响,红色故事传颂,传承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弘扬着红色精神。

图片
图片
图片

     沙洲村的旅程即将结束,我们在革命老区与乡亲们共享了一顿地道的农家美食。这些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同时也在默默提醒着同学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刻,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辛。

图片
图片

     湘南起义纪念馆坐落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曹家坪路的东塔岭。这座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共同领导和发动的伟大湘南起义而建立的。周边相继建起了湘南起义纪念塔、郴州烈士碑廊、湘南起义烈士纪念亭、夏明震烈士纪念碑等纪念设施。纪念馆将还原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同时融入文化惠民与观展趣味,对弘扬湘南起义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2024年11月6日上午9点,我校老师和教官组织学生前往湘南起义纪念馆。

图片

    在现场,同学们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讲解员详细讲述了湘南起义的故事,特别是在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湘南起义如何将武装起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同时推进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这一举措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
图片

     参观纪念馆结束后,同学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集合。全体师生举行了缅怀仪式,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鞠躬致敬,庄严宣誓,以此表达深切的缅怀与无尽的哀思。这一刻,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

图片

    “缅怀烈士遗容,献上崇高敬意;秉承烈士遗愿,传承红色精神。”我校师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誓言。

图片
图片

    在学校的悉心教育以及教官和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成了红色精神的传承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色精神定能在他们身上得到完美的延续与发扬。

图片
图片

    东江湖纯净浩瀚,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碧波万顷,景象万千,其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东江湖被列为湖南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和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水源地。东江水库水位海拔为280米,比长沙平均约50米的海拔高出230米,是个“地上水库”,湖水可自流至耒阳、衡阳、衡山、株洲、湘潭,运营成本低。

 
 

    东江湖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挟南国秀色、禀历史文明于一身,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本次活动,同学们将通过游览东江移民博物馆,游览产业建设,规模,库区搬迁等多个角度了解东江湖水库建设历史,科学实际的认知湘南第一大水库的情况;东江湖水质极好,生命之重在水,同学们宜收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及污染水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雾漫小东江”是东江湖一大奇观,每逢傍晚,雾气缭绕,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宛若仙境。

图片

    阳山古村位于郴州市桂阳县正和乡境内,该村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古建筑多,房屋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采光、通风、排水处理凸显了古人的智慧。在这个古村里行走,处处能体会到一种从容和温暖、古朴与平和,仿佛沐浴在诗情画意中。史料记载,阳山村自发设立的"宗源会"、"救婴会"、"禁戒会"、"重九会"、"义学会"、"女儿会"等六会治村,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因此,该村极具古村落研究价值。

     出发前往阳山古村的路上,辅导员和老师认真的向同学们讲解阳山古村历史和建筑特色,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深入挖掘古建筑、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收集整理好相关历史资料,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关注、了解、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原则,扎实做好保护、修缮、利用工作,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古建筑、古村落注入新的生机。怀着这样的觉悟和无比期待的心情,同学们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来到了阳山古村。

图片
图片

     苍劲有力地“阳山古村”四个大字,镶在古宅的门匾上,泛灰却仍旧坚实有力的木质门柱,昭示着古人出众的建筑智慧,古村的建筑都是明清风格的传统砖木结构,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在绿树繁花的掩映下,青砖黛瓦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图片

     “千年矿都·神奇宝山”,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位于郴州市桂阳县,列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之一。”公园以矿藏探源为主题,以矿冶遗迹保护为主体,以采矿科普、方志文化为两翼,品味自然,塑造矿山新形象。

图片

     园内有大量的采矿遗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各类矿岩石标本。巨大的露天采矿场、风化岩石诉说着这里曾经上演的现代版“愚公移山”的劳模工匠精神。由矿砂堆改建的网红打卡地——宝山樱花园,花红草绿、鸟鸣虫唱,成了矿山企业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范例。大量的矿石实物、矿区采矿复原场景,对学生学习矿产形成和采矿业历史具有现实意义。

 






 

    四清湖畔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的活动地点,在这里,我校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育竞技、团队协作项目体验、户外拓展、休闲放松体验等集体项目,由专业团队带领,让劳动教育活动更具专业性与趣味性,让体育挑战活动能增强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师生们研究了阳山古村的古建筑风格和古风文化的同时,又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开展了劳动实践,体育挑战活动实践和大活动“生命动力圈”,既丰富了内心,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沟通交流。

图片

      本次研学实践活动顺利结束,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看过了汝城沙洲村,红色旧址,亲身经历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湘南起义纪念馆里向烈士们献上崇高的敬意;在东江湖见证了雾漫奇观的形成和原理,以及东江水库建设的历史和艰辛;阳山古村带来了古建筑的朴素优雅;四清湖教导同学们劳动光荣,增进交流,团队协作和互相倚仗。此次红色传承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激励同学们自觉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史铸魂,以史明理,以史励志。一路研学,一路收获,收获的是一份喜悦,更是一份责任。中嘉职校学子定然会赓续红色革命的基因,传承红色革命的精神,以吾辈之青春,创中华之光明未来。